从外形上来看,鼋的体型要比龟大,体长一般是80-120厘米,体重大约是25-50公斤。龟的体型一般都是在80厘米以下,体重都在10公斤以下。
龟
从分布地区来看,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,福建,上海等沿海且水质相对较好的区域,龟则主要分布在除去东北,西藏等环境恶劣地区外,均有分布。
从生活地点来看,鼋喜欢生活在江河,湖泊等水域面积较大的地方,龟则是江河,湖泊,水库都可以生存,对生存环境不怎么挑剔。
从保护级别来看,鼋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,龟的大多数种类都还属于正常,只有少部分被列入了保护动物的行列。
在这次发现鼋的身影之前,鼋曾被救助过。
鼋的救助活动
自从2014年,科研机构实地调查发现了6只人工养殖的鼋之后,无论如何走访都没能找到鼋的身影,这让不少科研工作者怀疑这种生物是不是已经灭绝了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物种,相关机构组织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者,开始了一系列的救助活动。救助活动主要包含了如何让这个物种延续以及如何让其繁殖等问题。
2020年,经过一系列的努力,无数的科研工作者的人工培育出了几百只鼋,最终选择了20只幼年时期的鼋放,放入它们所生活的区域。
然而,即使是这样救助,在之后的走访调查中仍旧是没有发现这个家族的身影。
为什么人工救助还是没能逃过的灭绝的命运?
鼋是一种在地球上生活了2亿年的古老生物,此前这种物种被宣布“野外灭绝”,现在发现是一张好预兆。
我们都知道,任何生物都会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天,救助活动也不过延缓那一天的到来。
鼋之所以救助,但还是被宣布野外灭绝主要有几点原因:
其一:鼋是一种性晚熟的生物,其它的生物大概就需要几个月或者是一两年,但是鼋这种生物,性成熟的时间至少是需要十年。这就导致了,物种本身就少,它的晚熟就会加大繁殖的困难,阻碍物种的延续。、
其二,鼋身上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,比如人比较虚,可以食用;上火也可以食用!一系列的功效导致人为地捕杀,这就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肆意捕杀,它们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。
其三,生存环境遭受破坏。鼋的生存环境需要一定的泥沙,干净的水。现在人类活动频繁,大部分的江河泥沙被人类使用,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,物种数量就会减少,从而加剧灭绝的速度。
在这里也提醒大家,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。另外,钓鱼人需要注意:你钓鱼如果钓到了一只“龟“,可能是鼋。
鼋是一种杂食性动物,对肉类非常喜欢,钓鱼钩子上的饿食物对它而言是一种吸引。
所以,对于钓鱼者而言,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放生,切莫将其认为是甲鱼食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